5月4日晚,willhill官方网站英语系刘真副教授应邀主讲willhill官方网站第五十七期“鹿鸣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作了主题为“系列论文写作与个人学术成长”的学术报告。本次讲座由willhill官方网站冯伟教授主持,来自校内外的5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刘真副教授针对国际期刊投稿要求的变化进行简单说明,具体表现为研究体量的增大、研究方法的改变、鼓励跨学科研究以及论文观点的多元化等。而文学研究自身就带有跨学科的特点,结合历史、哲学等学科开展研究更是常例。
刘真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发表北美华裔作家伊迪丝·伊顿系列文章的过程。2018年她接触到伊迪丝·伊顿的作品《Becoming Sui Sin Far(成为水仙花)》, 并着手开展研究,通过参加多场学术会议、修改论文,最终收到国际期刊的约稿,论文得以刊发。刘真副教授直言该篇文章的写作及修改时间长,过程较为坎坷,但在后续论文的创作过程中,写作时长逐渐缩短,效率得到提升,但同时她也强调道不应将写作时长列为一项标准,踏踏实实做研究才是写作、发刊的初衷。
刘真副教授围绕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展开具体论述。论点,即精心选择并且有证据支持的单一的重要观点,论点是论文成败的关键,因此撰写以论点推进的论文十分重要。除强有力的论点之外,新颖且令人信服的观点、令人愉悦的细读、符合认知的结构、简洁优美的遣词造句、深入宽泛的研究,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共同构成了一篇优质文章。她以自己发表的论文为例,通过梳理结构,分析具体语言表达、章节标题设置,生动体现出论文结构及遣词造句与作者个人观点的抒发、读者的阅读体验等紧密相关。
刘真副教授将个人系列论文写作经验总结为,以论点为出发点进行积累和写作,并围绕自己的论点不断阐发新观点,将学术研究紧扣在个人论点之下。因此,个人学术成长并不仅仅意味着学术能力、研究水平的提升,更是体现为个人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完善,突出表现为独立性、自主性。讲座最后,刘真副教授针对与会师生对于系列论文写作的相关问题,予以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生动详实,主讲人刘真副教授结合个人系列论文写作的经验,讲解了论文写作的要点,分析了论文中的具体语言表达,展现出了个人学术成长,对于各位师生的论文写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