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翟奎凤应邀做客willhill官方网站“师说讲堂”及“东方文化大讲堂”,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做了题为《上下与方圆: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行意义》的通识教育讲座。来自校内外的众多师生远程聆听。
讲座由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时卫国主持,他表明本讲座是2022年willhill官方网站“师说讲堂”第4期,也是willhill官方网站和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联袂举办、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东方文化大讲堂”通识系列讲座第30期。讲座得到了各单位领导和师生们的倾情支持和大力协助,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讲座伊始,翟教授先行对人文神学进行简要说明,他认为其在中国有修养心神等超越意义,具有丰富的发挥空间。随后介绍了《周易》的“天地人”和《史记》中的“易”神化等概念,由此引入本讲座“天地人神”的主题,并简述之所以进行“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性意义”研究的原因:在构建富有民族意义的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过程中,天地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他引用《周易》、《孟子》、《庄子》、《淮南子》等儒道典籍中的具体例子,分别从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角度解析了先秦时期“天”与“地”的含义以及概念的发展,指出了“天地观念”意义之所在:春秋战国之前没有“天地相对立”的概念,“天地”概念的出现是中华文明理性精神建立起来的一个标志。
从空间上来说,翟教授将其概括为“天上地下”、“天高地厚”、“天地无私”等几个类别,并与社会性的无私和尊卑观念相联系。“天地”起源于上下的观念,随后被赋予了“德性”的意味,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德性,因此“天地”逐渐有了高明、博厚的意思,并逐渐有了包容万物、公平无私的含义。
翟教授解释说“天地渊源于上下观念,上下、天上地下可以说是天地之原始意义”;与“上下”相近的是“高下”,故有“天高地厚”之说,庄子和荀子皆以“高厚”为天地自然之德;后来进一步演绎为高明与博厚。先秦时以“覆、载”论天地,故有“天覆地载”、“天地无私”之说,与其相关的概念在道家、法家文献中也非常流行,《易经》中出现的“坤为地”“为大舆”等“天盖地舆”之说如是。
还有“天圆地方”之说,影响更大、渊源更早,也有哲理意味,乃古人对天地的朴素想象,比如《庄子》记载中的儒者有穿方鞋、带圆帽的习惯,表明儒者知天时、知地形,并由此引申出来“戴天履地”、“戴圆履方”的词汇,意喻合天地之道。从天圆地方、头圆足方到戴圆履方的转化,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及其与天地之道的协同性;在君臣关系上的“君为天、臣为地”的“天尊地卑”,是君主专制社会的反映。《礼记·乐记》中提到过“天尊地卑,君臣定矣”,这种尊卑之说应是由“天上地下”演绎而来。然,“天上地下”是一种自然空间性指陈,而天尊地卑则把社会等级观念嵌入了天地之说。此外还有“天玄地黄”和“清明象天,广大象地”之说,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就时间性而言,翟教授划分了“天时地利”、“天文地理”、“天经地义”、“天地父母”等类别,将其与生生、文理以及数理相关联,阐述“天地”一词与时运、地理、神明、伦理等有密切关系,其意义的拓宽逐渐形成了天地生生之道的多彩世界,也体现出古人将生活环境与精神世界相关联的理性探索。
“天时地利”中的“天时”包括了有形的寒暑与风雨、无形的时机与运势,“地利”则包括有利的地形、肥沃的土质等。天与地的密切配合 ,是获得成功和长久的生存之道。而“天文地理”,一般来说天文是指天象,地理是指地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易》中的“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以至于天文和地理成为了两门自然科学的名称,早期的“天神地祇”之说,也属天地观念之范畴。
在道家看来,清静无为是宇宙生化的根本之道,天地遵循此规律而成为有生命力的存在,故产生“天清地宁”之说,且认为天地能够清宁就是因为无为。儒家也有“天平地成”的说法。我们现在常说“天经地义”和“天地经纬”,其实这两组词都在强调礼或孝的重要性。与“天地经纬”相近似的词组是“经天纬地”,然,“天经地义”强调的是一种伦理观念和价值秩序的绝对权威性,“经天纬地”则强调人对天地运行之道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充分了解,并按一定的价值目标去主导其变化。
古人把万物看作是天地交合的产物,故有“天施地生”之说,战国时期倡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并称“日”为“兄”、称“月”为“姐”,从而诞生出“天地父母”一词。把人伦的感情移接到天地上,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强化了人与天地的统一,也包含了对天地的敬重和敬畏之心。早期文献也常把“夫妇”和“天地”相对应,用天地来代表人伦关系。
天地和礼乐有对应关系,《礼记·乐记》就说“乐由天作,礼以地制”“圣人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等。天地和仁义也有对应关系,《管子》中的“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即“天仁地义”。此外还有“天神地灵”、“天神地形”之说,天精和天神都是与形体相对应的精神性存在,因为古人认为精神来自上天而形体来自大地,故人死后魂魄归于天,肉体归于地。
最后,翟教授简单统合了讲座内容,再次提到研究“天地观念”的意义之所在:有了“天地”,人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才有较为清晰的边界与结构,应予理性对待,认真进行探索、认知和叙述。从空间性的天地到理则意义的天地,从天地人三才到天地人神四方,从天地之心到天地精神的相关思想,都是中华文明思想的基石,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与心灵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时教授高度评价讲座: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对天地的概念进行了诠释,详细介绍了先贤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从“天上地下”、“天高地厚”、“天尊地卑”等角度出发,展现了先秦诸家对于天地的诠释,展示了古人对宇宙天体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先哲对天无尽的想象以及天真烂漫的猜想。讲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教授、澳门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盛玉麒赞扬讲座:对语言学和哲学学科的交流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多学科交流和新文科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影响,还有利于建设和加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我国古代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可以具有相同的转向,西方的现代哲学正在转向语言分析,我国古代传统哲学也可以转向古代汉语。讲座令与会者开拓了视野、拓展了知识面,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海口经济学院教授、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曹春玲指出:讲座的信息量非常大,对未来通识教育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帮助。日本的插花当中有“天地人”的概念,草原的宗教和饮酒文化当中也有“天地人”的思想,海南的黎族文化当中也掺有对日月火风等自然意象的崇拜,故提出自然崇拜和人们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向翟教授请教。
黑龙江大学教授、日语写作中心主任高芃表示:聆听讲座,受益匪浅。自己在汉语教学中,经常涉猎到天地的相关词汇,但并不十分明了和详细,聆听讲座明晰了这些词汇的来源和含义,希望有机会向翟教授进一步请教“天地人神”的概念以及和海德格尔理论之间的横向比较,进而弄清相关的概念问题。
日本大学特聘教授、东日本汉语教师协会会长吴川也发表看法:我国古代哲学和西方文化很难找到共同之处,但东亚邻国大都受到了我国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日本的古坟墓中,应神天皇前圆后方的陵墓可能就受到我国“天圆地方”和相关祭祀文化的影响。但这只是猜想,缺乏具体的佐证,有待年轻学者们进行具体的探究。
鹿儿岛国际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经理战庆胜教授表示:通过讲座首次了解到中西神学之间的不同,天地之间看似互相对立实则相辅相成,讲座对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对于语言学和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年轻学者能够广泛地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向金字塔的塔尖攀登。
随后,翟教授又与众教授就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对中国古代哲学影响日本古坟墓文化等方面做了进一步说明。参会的专家学者们在评论区里各抒己见,与翟教授坦诚交流。
最后,时教授做了简要总结,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幕。
讲座专家介绍:
翟奎凤,1980年生,安徽亳州人。williamhill中文欢迎您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经理。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8-2021)。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儒医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研究主题为“中国哲学经典、范畴及其现代价值”,探索建构中国的人文神学、天地哲学。发表各类文章100余篇,其中CSSCI核心50余篇。专著《以易测天:黄道周易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古籍整理与编著多部。
讲座题目:上下与方圆:早期天地观念的空间意象及其德性意义